“元宇宙”与数据安全
「元宇宙」的内涵是吸纳了信息革命(5G/6G)、互联网革命(web3.0)、人工智能革命,以及 VR、AR、MR,特别是游戏引擎在内的虚拟现实技术革命的成果,向人类展现出构建与传统物理世界平行的全息数字世界的可能性;引发了信息科学、量子科学,数学和生命科学的互动,改变科学范式;推动了传统的哲学、社会学甚至人文科学体系的突破;囊括了所有的数字技术,包括区块链技术成就;丰富了数字经济转型模式,融合 DeFi、IPFS、NFT 等数字金融成果。
———数字资产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任朱嘉明教授
「元宇宙」价值链
价值链包括七个层面:体验(Experience);发现(Discovery);创作者经济(Creator economy);空间计算(Spatial Computing);去中心化(Decentralizition);人机交互(Human Interface);基础设施(Infrastructure)。
如果对元宇宙的核心要素进一步做一下分解,这个虚拟数字世界的“平行时空”,需要做到:1、同步拟真2、开源创造3、永续闭环4、数据支撑。
进一步来从技术上来分析,就需要融合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通信技术、数字孪生、区块链、VR/AR、5G等诸多最前沿的科技。
2021年,Gartner从加速变革、运营业务价值、分布式实体三个维度提出了十大数据和分析趋势,为数据与信息的智能支持战略下的“信息空间”发展指明了具体的技术发展方向。
甚至说,目前火热的“元宇宙”概念,如果想扎扎实实落地,也需要结合这些技术。
在云计算行业,最新一代的私有云技术,包含了边缘计算+分布式+全栈+生态,需要通过软件和硬件解耦,实现软件可进化、硬件可换代,才能真正长期释放云平台的价值,打造更高效的虚拟空间世界。
就像马斯克领导下的特斯拉,率先开创了新一代汽车软件操作系统,让汽车的硬件和软件解耦,使得软件定义新一代汽车成为现实。
但从目前来看,无论是“元宇宙”还是数字经济,在未来将会面临的最大机会与挑战,就在于虚拟世界的数据安全性。
目前,我们国家已经相继出台了《民法典》、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、《数据安全法》、《网络安全法》、《国家安全法》、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》等多部重要的法律。
其中,2021年更是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:
1、《数据安全法》2021年9月1日正式实施。
2、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》2021年9月1日正式实施。
3、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2021年11月1日正式实施。
就拿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来说,提出了著名的“两个最小”原则——影响最小、范围最小。
这是个人信息处理应遵循的核心原则,尤其是处理目的地“最小范围”,就是要禁止任何单位与个人“过度收集个人信息”。
所以,涉及我们每个人的敏感个人信息,需要履行“告知-知情-同意”的原则。这就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每个人在虚拟世界的数据隐私与安全性。
前几年,因为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、滥用、泄露,导致我们公民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。
如今,在这个被称为“帝王原则”的法律保护下,相信之前的“大数据杀熟”、“被同意使用”等等诸多不合理条款,都已经无所遁形。
所以说,信息空间中的“真安全”,需要包含四大安全支柱,分别是:
1、物理中心安全,也就是存储、网络、服务器等硬件本身的安全性。
2、基础平台安全,也就是虚拟化、云化后的软件平台的安全性。
3、身份权限管控,也就是保障我们的身份权限与安全,不被冒用,滥用,过度使用。
4、数据分级规则,按照已经出台的法律,把商业数据、个人数据等做好科学分类。
基于个人隐私保护与安全的理念逻辑进行推导,最值得关注的几项技术就是边缘计算、认知智能、隐私计算、零信任技术。
本文来源:未央网,作者郝东林